榻榻米與日本傳統(tǒng)建筑的文化
時間:2017-12-27
點擊數(shù):0
榻榻米與日本傳統(tǒng)建筑的文化
沒有去過日本的人也知道,日本人都住在有榻榻米的房子里。我在日本鋪有榻榻米的傳統(tǒng)住房里生活了一段時間,并到毗鄰的“疊屋”參觀后,才對榻榻米有了進一步的了解。
榻榻米的單位是“疊”,約180厘米X 90厘米,厚5厘米。日本住宅建筑房間的開間大小便是由“疊”來決定的,一般居室為4.5或6疊。當然,也有10疊以上的大房間。
榻榻米的材料分為芯材—由稻草用細麻繩勒緊(像草簾子)和表材—燈心草編成的席子,再用織物包邊就成了一“疊”榻榻米。“疊屋”(制作榻榻米的手工作坊)的師傅,1夭可做5個左右,每疊的售價在2萬日元上下,使用壽命約10年。
榻榻米是日本國情的產(chǎn)物,它的材料是日本本土特產(chǎn),住在上面冬暖夏涼,又能吸潮。日本6,7月間的梅雨季節(jié)里,溫度高,濕度大,住在洋房里的樸圍人。由于房聞格局所限,悶熱難忍。而住在日本傳統(tǒng)的榻榻米的就好多了,就好多了,這是因為它是用能夠任意取下來的隔扇和推拉門間隔房間,此時把這些隔扇拉門取下來,使整個房間成為一個大屋子,通風(fēng)極好,自然涼爽,而到了寒冬,全家人在分格成單間的房子里,圍坐在火桌(放在榻榻米上,下面有火炭的小方桌)旁,手捧熱茶,談著家常,很是愜意。所以,自古以來,日本民族上至天皇大臣,下至平民百姓,世代生活在榻榻米上,形成了日本住宅建筑特有的代表物。
現(xiàn)代科學(xué)和建筑技術(shù)的迅猛發(fā)展,不僅沒有阻止住榻榻米這一古老文化,反而將它帶進了形態(tài)各異的高樓大廈,僅發(fā)出新的青春活力。如用硬質(zhì)泡沫塑料代替稻草,用機械編織出各種美麗圖案的燈芯草席;用高科技制成的電腦溫控榻榻米等一大批榻榻米新家族,又為現(xiàn)代年輕人所喜愛。目前,像臺灣、韓國及東南亞等國 家和地區(qū)中,也有不少家庭把榻榻米引進居室,連不少去日本的歐美旅行者也對它大感興趣。當然,這一古老的傳統(tǒng)文化在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同時,也面臨著“席夢思”等歐美文化的強烈沖擊。在日本,已有不少現(xiàn)代家庭把居室分為“洋室”和“和室”,交替體會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居住方式,正像我國部分農(nóng)村拆去土坑,而使用床鋪一樣。 ZvrV89RwTaOrLQNac1FA0JWfN+krUpUn2V/l07AYOjsPqtQxhMTZilTnJNP1RcYL9Dokt8Mj/9bB0eXbCnPQrgGfwzIfv3et9UAlyP0vHt8eAjNyHbo1JbZxHU7b7rIvWZWen5WncsjDVfCCzQGYVg1DFszIkzpQaBq0Wt4rlF2eFoXfPCFQLeK4J51axKjT9kiy6tRquD0=